值得一提的是,這款游戲和模擬城市系列在PC端上的經典之作(如:《模擬城市2000》、《模擬城市5》等等)有截然不同的玩法。挑戰(zhàn)老玩家習慣了的口味卻大獲成功,這樣的羅馬之城是如何造就的呢?這里,就讓我們一同回顧模擬城市系列的歷史來一探究竟。
初代《模擬城市》
1989年,著名游戲制作人Will Wright設計的《模擬城市》在蘋果的麥金塔電腦上率先推出。這款游戲的出現和FC游戲《救難直升機》(Raid On Bungeling Bay)有關。當時,Will Wright是《救難直升機》的制作者之一,他在進行關卡地圖的設計時突然萌生靈感,決定把游戲開發(fā)過程中的城市設計單獨提出來制作一款新游戲,初代《模擬城市》便因此誕生。
彩色版初代《模擬城市》
值得一提的是,為了豐富《模擬城市》的玩法,Will Wright特別將城市發(fā)展中可能引發(fā)的問題融入到了游戲內。比如,玩家需要在住宅、工業(yè)區(qū)和商業(yè)區(qū)的規(guī)劃上尋求平衡點,及時應對城市因擴張導致的環(huán)境惡化、交通壓力等等問題。
《模擬城市2000》&《模擬城市3000》
在初代《模擬城市》推出以前,整個游戲行業(yè)都沒有策略建造類游戲。不過真正為這類游戲創(chuàng)造銷量奇跡的作品,還要數1993年的《模擬城市2000》。正是它的誕生,讓模擬城市的銷量突破了600萬套。
較之前作,《模擬城市2000》雖然仍為2D游戲,但游戲采用的3D透視畫法令人耳目一新。同時,該作新增了地形和地下水系統,并融入了科技解鎖進程,而游戲自帶的地圖編輯器更令玩家(特別是從事建筑專業(yè)的玩家)津津樂道。
《模擬城市2000》
再看同“2000”時隔六年的《模擬城市3000》,玩家對這一作的普遍評價是“原地踏步”,但其實,《模擬城市3000》加入了垃圾處理系統和季節(jié)的設定,美術設計師還刻意為游戲增添了各類行人。從某種角度而言,《模擬城市3000》顯得過于專業(yè)、細膩,除了設計師,普通玩家很難體會到游戲的匠心之處。對此,Will Wright還在媒體采訪中做了檢討——太過復雜的模擬根本不可能為玩家理解,甚至難以為玩家察覺。
《模擬城市4》&《模擬城市5》
2003年推出的《模擬城市4》可以說是為模擬城市系列挽回聲望的一作。這款游戲在上市之初,就獲得了IGN(國外權威的游戲評測網站)9.2分的高分評價。今天,若你有興趣進入模擬城市老玩家的圈子的話,還能看到有人在玩該作。
值得一提的是,《模擬城市4》其實仍是個2D作品。不過,這款游戲卻開創(chuàng)性地推出了上帝、市長和市民三大模式。城市中的某些居民還會像市長顧問一樣,向玩家反映城市狀況,而《模擬城市:我是市長》中的玩家定位——市長,或許就承襲自該作。
《模擬城市4》日版畫面
至于2013年推出的《模擬城市5》,這款游戲可說是模擬城市系列中畫面最贊的一作了。游戲全部采用了3D建模,細節(jié)充實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。舉個例子,在《模擬城市5》中,玩家可以隨意點擊城市中的一個人、一輛車去跟蹤對應市民的一天行程。
《模擬城市5》
《模擬城市:我是市長》
單從畫面角度而言,《模擬城市:我是市長》和《模擬城市5》似乎非常相似,比如,游戲中的大學、摩天輪等建筑和《模擬城市5》的對應建筑如出一轍;游戲里也有晝夜循環(huán)系統。此外,在《模擬城市:我是市長》中,玩家雖然不能點擊游戲中的行人和車輛,但依然可以觀察車輛在城市里的出行軌跡。
不過要說到玩法的話,《模擬城市:我是市長》就和《模擬城市5》大為不同了,一方面,《模擬城市:我是市長》去除了復雜的住宅、工業(yè)區(qū)和商業(yè)區(qū)的平衡設計。其次,游戲特別加入了工藝(建造物品)方面的內容,對線性和沙盒式玩法進行了再平衡。
同時,《模擬城市:我是市長》還繼承了系列作的經典設計,包括:災難系統、特殊的服務設施(警局、消防局、醫(yī)院等等)等等。從某種角度而言,這款游戲把玩家從燒腦的“真實模擬”中解放了出來,使玩家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城市景觀的布置上,而Will Wright最初設計《模擬城市》的時候,不就是基于建造的單純樂趣嗎?
如今,《模擬城市:我是市長》已經開放了海灘、高山、東京小鎮(zhèn)、未來之城等一系列主題內容。你想建造怎樣的羅馬城,由你決定。
最后,由EA開發(fā),蜂巢游戲負責在國內發(fā)行的《模擬城市:我是市長》最新中國版本已經推出,請搜索“模擬城市 我是市長”下載游戲,體驗游戲的魅力吧!
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與我司聯系,我司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支付稿酬。
全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