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礎原理1:籃板屬性=籃板高度≠獲得籃板概率:
首先我們必須先要了解下街頭籃球中的籃板設置,每個砸框彈起的籃板都有一個最高高度值,也就是籃板球在砸框后所形成的拋物線頂點值,這個值只要低于角色球員的籃板值屬性,就可以被搶到;這個屬性大家都可以在每個球員的面板值中看到(面板中的籃板數(shù)值實際是指籃板高度)?;@板屬性越大的球員,他能控制的籃板高度越高。
舉個例子:
皇叔(第一籃板C),他的初始籃板面板值為:403
馬庫斯(PF),他的初始籃板面值為:286
當一個籃球砸框后,彈起時最高高度為350時,那么這個時候只有皇叔能摘到籃板,而馬庫斯必須繼續(xù)等待籃球下落到286高度才能拿到籃球。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外線球員進來搶籃板時,起跳后啥也沒摘到,球還掉到了地上,那是因為外線球員籃板屬性低,球還沒到達他的屬性高度范圍內(nèi)就起跳,自然是搶不到籃板的。
因此,籃板彈起的高度越高,對于像皇叔這樣籃板面板值第一的中鋒,當然是越得心應手。在高板(籃板高度大于內(nèi)線角色的籃板值)的處理上,他可以比其他的任意角色更早摘到籃板。這也就是為什么皇叔在1.4版本之前稱霸籃下,因為在1.4版本之前,幾乎所有的籃板都是高板,彈起的高度都很高。
而搶籃板也很簡單,只要拿著皇叔、裝滿“人在板在”涂鴉墻,看準時機(籃板彈起達到最高高度后微微下落時)就能搶到。更有玩家總結出來等待籃球彈起后閃爍2次的時機。
當然聰明的玩家應該早就發(fā)現(xiàn),在1.4版本之前,也偶爾會有中低板(彈起高度中低)的出現(xiàn),特別是投籃拋物線很低很平的球,往往會轉(zhuǎn)化為籃筐正面的中低板。而在這個中低板的爭奪上,皇叔其實和大龍、阿五,甚至白熊沒有任何區(qū)別,大家比的是反應。當然PF在中低板上具備一定優(yōu)勢,這就和彈速有關(后面會談到)
結論:1.4版本之前,籃板90%以上為高板,高度都超過了皇叔加上8個籃板滿級涂鴉后的值。這就是為什么皇叔可以碾壓任何內(nèi)線的道理。而在進入相同籃板屬性值范圍內(nèi)的籃板,大家的爭奪起跑線是一樣的,比的只是位置、手速。誰的位置更靠近籃球,誰就能更大概率獲得籃板,誰的手感更好,誰就能更大概率獲得籃板。
基礎原理2:籃板隱藏屬性:籃板彈速的作用
用C的玩家都應該感受到,自1.4版本更新后,出現(xiàn)了許多中低板,尤其是那些在籃筐上砸了2、3次的籃板,最后1次砸框彈出的起搶點很低,而當這種籃板出現(xiàn)時,PF感覺上比C能夠更快的搶到這些籃板。前文也介紹過,當籃板最高高度低于任何球員的籃板值后,任何球員都是在同一起跑線爭奪籃板,而無關籃板屬性。
但是,PF確實在中底板的爭奪中占有操作上的先機。在這里不得不提一下籃板彈速,籃板彈速是指球員起跳的反應速度,說通俗點,是指玩家按“籃板”鍵后到球員響應后真正起跳所花費的時間,而通過實測,PF因為職業(yè)的設定,在彈速上略高于C,但是在實際游戲中,很難通過肉眼感受到,但這種彈速的細微差異確實是真實存在的。
舉個例子:還是皇叔和馬庫斯。當?shù)桶宄霈F(xiàn)后,因為籃板的高度都在皇叔和馬庫斯的籃板屬性范圍內(nèi),因此兩者都可以爭奪籃板并且和籃板屬性無關,假設雙方同時按鍵,馬庫斯將會因為彈速高于皇叔而早于皇叔搶到籃板,可以說馬庫斯是在毫秒級的操作對抗中略微占有優(yōu)勢。
那么彈速在哪里可以看到?
目前的面板中沒有彈速的數(shù)值顯示,可以猜測這是一個隱藏屬性,相關的感受只能靠大家自己去感受。但可以肯定的是:任何一名PF的彈速都高于任何一名C。
結論:在中低板上,PF因為彈速更快而比C擁有輕微的優(yōu)勢。
基礎原理3:籃板的高中低出現(xiàn)和什么有關?
通過萬次的測試發(fā)現(xiàn),在1.4版本中整體高板的占比分布仍然高達70%。但是籃板彈框后的高度會和投籃的遠近有直接關系。當投射3分球后,大部分的籃板仍然為高板,少部分表現(xiàn)為多次砸框(2、3次)出現(xiàn)的低板。而高板的出現(xiàn)概率隨著投籃距離拉近而不斷降低,聰明的玩家應該發(fā)現(xiàn):當在籃下投籃沒有命中后,大部分的籃板表現(xiàn)為低板(扣籃扣飛除外)。這種表現(xiàn)手段其實也更貼合真實籃球比賽中的物理規(guī)律。
此外,限于目前整個游戲的進攻手段大部分仍然來自于3分球及外線,因此整個籃板所表現(xiàn)的分布依然是以高板為主。1.4版本只是加入了一些低板來豐富游戲中的籃板表現(xiàn)和不確定因素,這樣也能增加除C外的其他職業(yè)對籃板爭奪的參與感。
結論:高板仍是主流,C在籃板的統(tǒng)治地位依然穩(wěn)固,涂鴉面板中的籃板屬性對于高板不可或缺。
總結:
籃板彈框的高度越高,其對籃板屬性的依賴越大;籃板的彈框高度越低,其對籃板的技巧要求越高。
全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