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曾長期在非洲工作,非洲的自然風光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同時積累了大量圖片素材,現(xiàn)在有閑暇時間來與感興趣的人分享。
可可樹原產地是美洲赤道附近,后在非洲、東南亞和美洲南部廣泛種植,我國海南和云南南部也有種植。
可可果實生長在樹干或粗枝上,呈橢圓狀卵形,初期綠色,成熟后變成紅色或黃色。
三千年前,美洲瑪雅人開始種植可可樹,把收獲的可可豆烘干碾碎,加入辣椒和水,混合成特殊的苦味飲料,飲后能產生興奮作用。
16世紀西班牙人對來訪的瑪雅人隨身攜帶的飲料感興趣,于是西班牙人也開始喝這種飲料,并加入糖和其它配料,深受宮廷和貴族的喜歡。
此后,歐洲開始流行飲用可可飲料,直到1674年由法國人制造出固體巧克力??煽刹胖饾u變成一種大眾飲料和食品。
可可樹一般五年結果,壽命應該有五十年,但實際上人們認為可可樹生長到二十五年時,經濟利用價值就達到了終點,這時就要重新種植。
可可樹一般有20英尺高,是常綠樹種,全年都可以結果??煽蓸涓氲睾軠\,樹枝易折,工人不能爬樹摘果,多數(shù)人用大砍刀采摘。
收獲后的可可果需要曬干剝殼,每個可可果里有20到50??煽啥?,干燥后約有50到60克,一磅巧克力大概需要用400粒可可豆。可可豆是制造可可粉和巧克力的主要原料。
非洲幾內亞灣沿岸國家位于赤道附近,氣候炎熱多雨,土質肥沃,非常有利于可可樹生長,這里生產的可可豆具有上等品質,在國際市場上銷路很好。
這可不是可可果,是非洲大蝸牛。
中國每年都要從非洲進口可可豆,加工成可可粉或巧克力,同時也對非洲進行各種援建。在很多生產可可豆的村莊打深水井,改善當?shù)厝说纳顥l件,深受非洲人民的歡迎。
寫于2020年8月14日下午。
全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