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征戰(zhàn)藤甲兵怎么樣?
藤甲兵屬性:防御1125 、攻擊218 、生命78 、攻擊78 、速度84 、暴擊81。
這個武將適合和其他輔助,配合他的技能可以大幅提高很多本方武將的戰(zhàn)力,在隊伍中后期也是非常有用的,藤甲兵的缺點是普攻范圍比較小,二技能跟不上。
如果有武將不知道克制關(guān)系,直接用最簡單粗暴的就可以克制他,在隊伍中可以當(dāng)成工具人,但是放在陣容中后期不適用,會被選用一個很強(qiáng)力的角色,只是比較吃玩家們的羈絆等級,從而導(dǎo)致一些滯后性。
藤甲兵,其實也就是無腦堆屬性的,首先鐵甲兵在沒有羈絆裝備的時候,同樣是輸出最高的角色,輸出也是最高的,就是需要靠二技能去輸出,藤甲兵主要是依靠被動去疊被動,這里要注意一下二技能的冷卻時間,這個技能冷卻時間只有3秒,只要在這3秒時間內(nèi)擊殺,那么就可以完美的打出傷害。藤甲兵相對于其他近戰(zhàn)角色來說算是比較低的,只有一個控制技能,但是在覺醒后可以強(qiáng)化下一個技能,就是可以強(qiáng)化下一個技能,例如藤甲兵的二技能可以強(qiáng)化下一個技能,強(qiáng)化上一個技能的話就可以提升下一個技能。
搭配陣容:
鐵甲兵+偃月刀兵+斯巴達(dá)克斯+藤甲兵+赤色領(lǐng)主
這個陣容的輸出角色都是比較好的,首先鐵甲兵就擁有不錯的基礎(chǔ)屬性和非常強(qiáng)的輸出能力,特別是在覺醒后,這個角色一共可以覺醒3個技能,分別是變身法 、鐵甲營和機(jī)械壁壘。
鐵甲營附加的技能為“盾墻”,鋼鐵壁壘是減傷的,而機(jī)械壁壘則是群體傷害,這兩個技能可以相互配合,非常不錯。
而赤色傭兵的技能是對全體敵人造成傷害的,與鋼鐵壁壘不同的是,赤色傭兵的技能沒有減傷效果,但是減傷的數(shù)值是根據(jù)“物理傷害”,并不是固定數(shù)值,是隨著傭兵等級的提升而提升的。
除此之外,赤色傭兵還有兩個特殊的被動技能,一個是防護(hù)盾,護(hù)盾一旦被打破,那么將會以極低的損失生命值保護(hù)隊友,敵人在受到傷害的同時會受到額外的傷害,該技能可以抵擋一部分傷害,非常不錯的技能,也是物理系傭兵的核心技能。
同時在陣容搭配上,赤色傭兵還可以搭配一到兩個輔助技能,可以增強(qiáng)隊友的防御能力,畢竟護(hù)盾厚度低,也不是不可或缺的。而七本的高爆流,也可以讓角色獲得更多的資源,而高爆流陣容相對較少,主要的搭配方法是增強(qiáng)“火系”的傭兵,讓其擁有更強(qiáng)的戰(zhàn)斗力。
在對戰(zhàn)中,由于持續(xù)時間較短,并且輸出傷害也比較高,所以在裝備選擇上以輸出為主。前期可以將“強(qiáng)壯”和“強(qiáng)健”作為前排,等到后面轉(zhuǎn)型為“物攻”,再搭配一些“靈巧”增加傷害的裝備。
裝備推薦
武器
劍齒虎爪:輸出型武器,擁有較高的攻擊力和會心傷害,技能以近戰(zhàn)攻擊為主,搭配范圍傷害技能,在清怪時,有著不俗的輸出能力。
藤甲兵在歷史上是真正存在的,不過藤甲兵在歷史上出場的機(jī)會很少,最早的時候是在三國時期才出現(xiàn)的。藤甲兵的厲害之處就在于身上穿戴的盔甲,這個盔甲的原材料并不是中原地區(qū)經(jīng)常使用的金屬材料而是蠻荒之地的藤蔓。
也許很多人都在想為什么穿了一身藤蔓就厲害了呢?如果只是普通藤蔓纏繞而成的盔甲自然是不夠結(jié)實的,但是藤甲兵身上穿著的盔甲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制作出來的。根據(jù)記載一套藤甲兵盔甲的制作時間大概在兩年,制作的第一步就是要挑選結(jié)實 、粗壯的藤蔓,經(jīng)過工匠制作成盔甲之后要用桐油浸泡長達(dá)七七四十九天,用桐油浸泡過后的藤蔓會變的十分的堅硬。浸泡之后的盔甲要拿出來晾干兩個月,然后再用桐油浸泡,然后再拿出來晾曬兩個月,這樣的過程需要重復(fù)最少五次。
這樣制作出來的藤甲盔甲在硬度上可以和鋼鐵所媲美,這種盔甲可以防刀和砍槍刺。而且藤甲盔甲最顯著的優(yōu)點就是重量很輕,穿戴起來不會給士兵打來任何的麻煩,由于藤蔓的密度較小士兵穿上之后可以在水面上面漂浮,這種盔甲對于蠻荒地區(qū)的人來說就是一種利器。再加上藤蔓的顏色是綠色,所以在山林之間作戰(zhàn)的時候有天然隱匿的功能。
只可惜最后的時候雖然孟獲領(lǐng)導(dǎo)了一大批藤甲兵,但是被諸葛亮一把“火”少了個干凈。當(dāng)然這并不能否定藤甲盔甲的優(yōu)勢,只是孟獲沒有做好防火的準(zhǔn)備,如果在盔甲上面涂上防火的材料藤甲兵真的就可以做到所向無敵了。
羽扇綸巾擁碧幢,七擒妙策制蠻王。諸葛亮精于謀略,善于用兵。劉備白帝城托孤之后,諸葛亮為了繼承匡扶漢室的遺志,欲率軍北伐。然而南方孟獲卻襲擾蜀國邊境,孔明深知,欲北伐必先平定南方,演義中這才有了七擒孟獲的經(jīng)典戰(zhàn)役。七擒孟獲,孔明可謂用意深遠(yuǎn),目的就是徹底收服蠻王,讓南方徹底平定,而諸葛亮七擒孟獲確實達(dá)了很好的效果。演義中諸葛亮在六擒孟獲之后,遇見了藤甲兵,他們正是烏戈國兀突骨的部下。據(jù)演義中交代,兀突骨不吃五谷,以生蛇惡獸為飯,身上帶有鱗甲,刀劍不能傷害。
而藤甲兵更是穿戴藤甲,這些藤甲都生存與山澗之中,士兵將它們制造成鎧甲。這樣的藤甲兵所向披靡,刀槍不入。遇到河流,人可以坐在上面,順流而下,不會下沉。因此蜀軍連續(xù)敗仗,孔明設(shè)計將藤甲兵引誘至盤蛇谷,縱火燃燒,才將他們打敗。然而有人卻又疑問,藤甲兵如此厲害,諸葛亮為何不再組織一支藤甲軍?個人認(rèn)為,藤甲兵雖然厲害,但有著不可彌補的缺陷,以下依據(jù)演義做簡要分析(僅供參考)。
首先藤甲兵所用的鎧甲制作耗時又復(fù)雜。藤甲兵的鎧甲雖然刀槍不入,遇水不沉,經(jīng)水不濕。但有個很大的缺陷,就是制作起來很復(fù)雜。據(jù)演義記載,藤甲是用山澗的藤蔓制作的,它們生長在石壁之內(nèi),需要大量的人力去采摘,最主要是,這種藤蔓不是每個地方都有,藤蔓的生長也需要長年累月,不是一蹴而就,因此當(dāng)時的藤甲兵也就只有三萬人。
藤蔓采摘后,需要在油中浸泡,長達(dá)半年之久,浸泡后還要曬干。曬干后再次浸泡半年之久,這樣反復(fù)至少十遍才能制造出合格的藤甲。依照這樣算下去,制作藤甲怎么也需要五六年以上的時間吧,等孔明把藤甲制作好,不知道還有沒有機(jī)會使用。演義中九十回這樣記載:
其藤生于山澗之中,盤于石壁之內(nèi),國人采取,浸于水中,半年方取出曬之,曬干復(fù)浸,凡十余遍,卻才造成鎧甲。
![藤甲兵怎么打(大征戰(zhàn)藤甲兵怎么樣才能打)](https://media.9game.cn/gamebase/ieu-gdc-pre-process/images/20240120/8/8/179a52126f477bd942d2934d6a7602d5.jpg)
其次藤甲雖然刀槍不入,有個致命的缺陷,就是怕火。藤甲需要在油中反復(fù)浸泡,幾十遍之后方可合格,由此可見,藤甲是非常容易燃燒的東西。演義中曾這樣記載,話說藤甲刀槍不入,蜀軍拿他們沒有辦法,諸葛亮一天視察地形,遇到一個叫盤蛇谷的地方,大笑:上天賜給我建功的機(jī)會。于是便命馬岱攜帶易燃的干柴,黑油等東西在谷底設(shè)伏,蜀軍連續(xù)敗退,終于把藤甲兵引入谷口。
藤甲兵看到地形四面環(huán)山,不能放火,而他們不怕刀劍和水,因此大膽進(jìn)入谷內(nèi)。此時蜀軍在谷頂不停往下扔火把,谷底早就已經(jīng)裝滿了干草 、油物。頃刻間藤甲兵便陷入一片火海,噼里啪啦作響,火光沖天。藤甲兵相互擁抱,都被燒死在谷內(nèi),慘烈不堪。
顯而易見,藤甲兵是非常怕火的,一但一個人燃燒起來,就會傳遍全軍。而諸葛亮司馬懿又都是善于用計謀的人,諸葛亮攜帶藤甲軍北伐,估計也不敢用,司馬懿也會用火燒。有這樣的缺陷,諸葛亮再組織藤甲兵,就沒有必要了。
再次諸葛亮北伐,藤甲兵是一種拖累。諸葛亮北伐,出祁山,綿延上千里。藤甲兵的鎧甲十分不宜于攜帶,不宜于山路行軍,是一種負(fù)擔(dān)。山路崎嶇軍糧的運輸都是問題,又何況是藤甲。最重要的是,藤甲是一次性的,損壞就沒,尤其是容易被火燒。再次制作藤甲需要十來年的時間,而尋找藤蔓這種東西也是十分困難,諸葛亮攜帶這樣的藤甲兵北伐,無異于自取滅亡。
司馬懿肯定想著用火攻,估計藤甲兵到時候還要有其他的部隊看守保護(hù),因此而成為累贅??偠灾?,藤甲兵有他們的優(yōu)勢,但也只能用于南蠻部落之間的局部戰(zhàn)爭,諸葛亮北伐這樣的大規(guī)模征戰(zhàn),面對北方的鐵騎,藤甲兵沒有用武之地。
225年,諸葛亮南下討伐孟獲,孟獲的部隊身穿藤甲,刀槍不入,搞得蜀軍一時陷入了被動的局面。最后試探一番之后,諸葛亮使用了火攻之計大范圍的燃燒藤甲兵,最終擊潰孟獲。從故事來看,藤甲兵的局限好像很大,火攻之計就能破除,其實并非如此。諸葛亮火攻之所以會成功,是因為孟獲藤甲兵沒做太多防火預(yù)防,要是涂上防火材質(zhì),火攻未必奏效。那么這么強(qiáng)的藤甲兵,為何諸葛亮選擇棄之不用呢?
其實在《三國演義》中出現(xiàn)了不少軍團(tuán),例如曹操的青州軍,馬超的西涼軍,東吳的丹陽軍,劉備的白耳軍,這些軍團(tuán)在三國戰(zhàn)場上發(fā)揮了巨大的作用,每次征戰(zhàn)前,對方聽到是這些軍團(tuán),還沒開戰(zhàn),就已經(jīng)怯懦了。但是這些軍團(tuán)和接下來出場的藤甲兵相比,簡直如同螻蟻。不管是誰的軍隊,總有其局限性,比如耐久性,機(jī)動性,防御性等等,但是藤甲兵完全沒有這些限制!
按理說,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,諸葛亮是不可能不用的,但其實當(dāng)我們看萬藤甲兵的真實照片就知,三國中,夸大了藤甲兵的作用。大家都曉得,諸葛亮有生之年志在北伐,消滅曹魏是他終身的目的,也是蜀漢的目的。換而言之,蜀漢作戰(zhàn)的地點是南方,對象是南方軍隊。南方氣候的特點是枯燥,特別是蜀漢防御的東南地域更是少雨。假如蜀漢軍隊穿著藤甲同曹魏作戰(zhàn),曹魏隨意放幾只火箭過去,蜀漢整個部隊就要被烤全豬了。
而且根據(jù)現(xiàn)代研究顯示,藤甲兵確實是存在的,北京電視臺曾有一檔節(jié)目,叫《魅力科學(xué)》,節(jié)目組曾實地考察過貴州省安順市的藤甲兵部落,當(dāng)時他們直接用大石頭砸,用刀砍,藤甲都絲毫沒有受損。可見歷史上藤甲兵刀槍不入的記載是真實存在的。而藤甲兵所使用的原材料是西南蠻荒之地所生長的野生藤蔓,后經(jīng)過能工巧匠加工制作而成的。
但如果按照布依族先民的制作流程,一套完整的藤制鎧甲差不多要兩年時間才能完成。首先要砍來青藤編制成藤甲,接著再用桐油浸泡,這一步的目的是為了讓藤甲更具韌性。一般在48小時候,將藤甲拿出晾干,這一步至少要晾兩個月。接著再用桐油浸泡,如此反復(fù)5次,這一套藤甲才算真正完成,才敢穿著上戰(zhàn)場,如果真的要用兩年才能完成一套服裝,實在是太耽誤時間,所以諸葛亮即便想用,也是時不待人!
原因有很多!總的來講,一句話藤甲兵,由于它的局限性,導(dǎo)致這支部隊他不可能真正的替整個蜀國四處征戰(zhàn)!
為什么我想可能是羅貫中在寫《三國演義》的時候,也考慮到了藤甲兵這個軍種實在太過于bug,所以給了藤甲兵一個慘烈的退場!防止藤甲兵再出去禍害別人,或者改變歷史走向這種情況出現(xiàn),但事實上,即便是羅貫中在怎么寫藤甲兵也出不了南蠻,也不可能幫諸葛亮去北伐或者征戰(zhàn)天下!
為什么很簡單,我們?nèi)タ匆幌铝_貫中給藤甲兵的設(shè)定!
首先第一條,藤甲兵怕火!這是羅貫中特意給藤甲兵加上的一個設(shè)定,并且重點說明,包括諸葛亮后來破藤甲兵,也是抓住了這個機(jī)會,把藤甲兵一舉殲滅!
本來這個事情大家雖然有所意識,但是基本上不會明說,所以這樣一開始打的時候,藤甲兵是肆無忌憚,我知道我怕火,但是只要不是有人率先用出來,我就不怕,我就要靠我藤甲兵的優(yōu)勢去攻擊你!
可是后來隨著諸葛亮一把大火把3萬藤甲兵給燒了,那這個時候情況就變得微妙起來了。是你諸葛亮一把大火把藤甲兵給燒光了,大家都知道藤甲兵怕火了!你說可不可氣!你諸葛亮。再破藤甲兵的時候使用火攻天下都已經(jīng)知道了,就算天下不知道,也能夠稍微有所意識到司馬懿和當(dāng)時魏軍的幾位上將,那也都是人精?。∷麄兌寄軌蛞庾R到這個問題,稍微設(shè)下一點兒小埋伏,尤其是當(dāng)時岐山難走的地形為軍只要設(shè)下一個伏擊,那不比葫蘆口更加好用一點!直接把你們?nèi)珶饬?,沒有任何疑問。
第二,藤甲兵制造的時間太長了!為什么這么說,大家看一下《三國演義》里面對于藤甲兵的描述,這藤甲必須得拿油泡上個好幾年才能拿出來用!
這是什么?這是時間啊,而且他要拿什么泡拿油泡!在古代游那可是一種珍貴的物資啊,無論是生活,生產(chǎn),軍事都要用油。哪有可能給你存下這么多的油,讓你去泡這個藤甲!也就當(dāng)時南蠻之地有這個條件,給他一個封閉的空間,讓他多出來這么多油拿去泡騰甲!其他的勢力根本就不可能包括諸葛亮自己都用不起!
藤甲這個東西,雖然看起來十分誘人,刀槍不入,遇到水也不會沉下去??梢哉f是一個比較好的防御武器,但是這東西消耗的資源太多,蜀國一下子真的很難承受得起!更何況打仗那不是一兩個人的事兒,諸葛亮一口氣把3萬藤甲全燒光了,這是這個國家能夠使用到的所有的藤甲,此時諸葛亮還要再用,再等個幾年吧。還要消耗大量資源在里面!
第三個問題就是藤甲兵的屬性問題!
藤甲兵是什么,當(dāng)時諸葛亮已經(jīng)打到最南邊兒了,這個時候孟獲才想起來去請?zhí)偌妆?,說明藤甲兵的位置是位于整個南蠻,最南邊兒的那一塊兒!你要讓這支軍隊翻山越嶺,千里迢迢跑到北方替你去打仗,你能給他什么?
藤甲兵最珍貴的東西是什么,是金銀珠寶嗎?不是,要是能用經(jīng)營珠寶收買藤甲兵,早就幫助孟獲去打諸葛亮了!藤甲兵最珍貴的是當(dāng)時烏戈國的國王和孟獲之間的義氣問題,以及自家人受欺負(fù)了,所以得出來替兄弟出頭,還有就是身上的藤甲!
你諸葛亮身上哪條是占了的?你跟烏戈國國王是兄弟嗎,你和孟獲是兄弟不錯,但是孟獲不可能死皮賴臉的求著人家跑個上萬里過去幫你打北伐吧!而且你要打仗,你看上的是什么,看上的是他手里面的藤甲,人家會心甘情愿的把心愛的藤甲交給你嗎?你還不是過來侵略你還不是過來搶劫,那我為什么要服從呢,我要接著打仗!
所以說到底,這個藤甲兵看起來很誘惑,羅貫中自己都寫了一條bug,防止諸葛亮去使用藤甲兵,但事實上這個bug根本就不用寫。藤甲兵根本就出不了南蠻!
以上就是關(guān)于?歷史上藤甲兵真實存在嗎,藤甲兵是一個怎么樣的兵種?全部的內(nèi)容,如果了解更多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,可以關(guān)注我們,你們的支持是我們更新的動力!
全部評論